隧道工程推荐使用梯形桥架的原因
隧道工程作为封闭性强、环境复杂的特殊场景,其内部布线系统需要应对潮湿、多尘、空间受限等多重挑战。梯形桥架凭借独特的结构与性能优势,成为隧道工程布线的推荐选择,其适配性体现在多个关键环节。
1.强化通风散热,适应封闭环境:隧道内部空气流通性差,电缆长期运行产生的热量容易积聚,可能加速绝缘层老化。梯形桥架采用开放式网格结构,能让空气在电缆间隙自由循环,散热效率比封闭槽式桥架提升 40% 以上。以长度 1000 米的公路隧道为例,照明和监控系统的电缆通过梯形桥架铺设后,运行温度可控制在 50℃以内,远低于封闭桥架可能出现的 65℃高温,大幅降低了因过热引发的短路风险。
2.承重能力突出,应对复杂荷载:隧道顶部和侧壁需要承受围岩压力、车辆震动等长期荷载,对桥架的结构稳定性要求极高。梯形桥架的立边采用 5mm 以上厚度的钢材轧制,横杆间距加密至 30cm 以内,整体承重可达每米 150 公斤,能轻松承载密集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线缆。在铁路隧道中,即便遭遇列车高速通行带来的气流冲击,梯形桥架也能保持稳固,避免线缆晃动导致的接触不良。
展开剩余52%3.适应狭窄空间,简化安装流程:隧道内部净空有限,尤其是二次衬砌完成后,留给布线的空间往往不足 1 米。梯形桥架采用模块化设计,配件标准化程度高,可在隧道分段施工时同步安装,通过螺栓快速拼接,无需现场切割或焊接。
4.便于检修维护,降低运营成本:隧道运营期间,线缆故障维修难度大,封闭环境还可能带来安全风险。梯形桥架的开放式设计让线缆完全暴露,检修人员无需拆卸任何覆盖件,就能直观检查线缆外观、接头状态,定位故障点的时间缩短至传统桥架的 1/4。在高速公路隧道中,若监控线缆出现故障,维修团队通过梯形桥架可在 1 小时内完成更换,而采用封闭桥架可能需要 4 小时以上,大幅减少了隧道临时封闭的时间。
5.抗腐蚀耐磨损,延长使用寿命:隧道内湿度常保持在 80% 以上,车辆通行还会带来粉尘和尾气腐蚀。经过热浸锌处理的梯形桥架,锌层厚度达 85μm 以上,抗盐雾性能超过 500 小时,在潮湿环境中可稳定使用 15 年以上。同时,网格结构减少了粉尘附着面积,日常清洁时用高压水枪冲洗即可,维护成本比封闭桥架降低 30%。
梯形桥架从散热、承重、安装、维护到耐用性,全方位适配隧道工程的严苛环境,成为保障隧道电力供应、监控通讯系统稳定运行的可靠选择,为隧道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布线支撑。
发布于:广东省鼎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